法律研究的起点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法律法规规定,法律法规的精髓在于运用,律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实战。李源福法律研究网是李源福律师自2010年初(时为检察官)开始边研究边建设,现已建设成的一家广泛领域的法律法规的研究网站,其基本宗旨如下:

    1、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纠纷和法律事务,通过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总结梳理,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法规的查询服务;

    2、将有关司法机关公布的案例及本律师、本律师事务所亲身实践的案例公诸于众,给法律职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参考,进行实践交流;

    3、对研究和业务中涉及的法律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,发布本团队成员撰写的理论文章,或者转载他人的优秀文章,进行理论交流;

    4、依托浙江鑫目律师事务所,重点组织了刑事辩护、公司股权业务两个领域的专业化团队,保持与当事人的联系和沟通,为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,运用法律帮助当事人解决重要的问题。


   说明:

    本网站的部分经过系统归纳,体现较多网站建设者劳动价值的部分内容,需要注册为会员(目前免费)才能查看。


2019-07-20   关于工伤理财问题   已回复  
2017-08-18   再来一条   已回复  
2017-08-07   咨询一下离婚的事情   已回复  

李源福

13355978421

地址:浙江省宁波市联系我们
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文件内容

公司股权设计的基本原则

发布时间:2019/6/15 14:24:42

公司股权设计的基本原则

首发于创投杂谈

西天蜗牛

一、股权比例适当原则




1、起初不要给资源承诺者大量股权

创业初期,企业迫切需要可以带来营业收入的直接资源,有些创业者可能很轻率的就拿公司的股权去交换对方的资源承诺,但是承诺的资源却不一定能够兑现。

创业公司价值需要整个团队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,对于那些非全职参与创业的资源承诺者,不要一开始就释放过多的股权,可以优先考虑项目提成,谈利益合作,待资源导入达到一定的标准可适当的释放少部分股权。

2、不要简单的按照各自出资比例分配股权

企业的利润主要是靠人才来创造的,初始的启动资金在创业初期非常重要,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资金便不是问题了,而人才却非常重要。让有能力的合伙人为没有能力的合伙打工是不能长久的,而且这样的股权结构,在周旭引进投资人也是很难的。

3、不宜给兼职人员过多的股权

一些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,存在一部分兼职人员参与创业的情况。对于这些兼职人员,不建议一开始就给予较高的股份,因为这些人即使水平再高、技术再好,他们并没有全幅心思为创业公司出力,最终是否加入创业公司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甚至可能在后续的经营中会逐渐退出公司的经营。

对于这些兼职人员,建议可以采取先发放期权,待其全职参与公司经营后再行权。

4、不要过早用普通股权激励早期的普通员工

早期普通员工流动性大,他们更关注涨工资而不是股权激励。对早期普通员工发放普通股权是非常不明智的,一是股权激励成本很高,而是激励效果有效。

在公司创业早期,公司股权没有市场公允价格可以参考,给员工发放普通股权对员工不仅起不到激励效果,可能还会起到负面效果,员工可能会认为公司是不想发工资,而是用股权来忽悠他们。

二、明确公司内部角色原则


https://pic1.zhimg.com/80/v2-49ed8d9f860a5bc15fd6e08bbb4aa584_hd.jpg


公司有几种角色必须要清晰而明确:创始人、联合创始人、员工、外部投资人,其中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必须要全职投入。

在一个创始团队中,既扮演出资人,又提供部分资源,有时还协助公司事务的人,是非常麻烦的。作为投资人,不管帮创业团队做了多少事,都是资本的增值部分,不能在投资人和创始人之间骑墙。

三、股权架构干净原则

一个公司的股权大致分三类,创始人的股权、员工的期权和投资人的股权,彼此之间的股权要清晰分明。

作为创始人,可以出资也可以不出资,因为创始人是以过去的经验、资源以及未来对公司的全职投入作为条件来换得公司股权的,而且按照股权投资规则,创始人出小钱或不出钱占大股,投资人出打钱占小股。

四、明确股权的权和利原则

股权有两个核心利益:投票权()、收益权()。投票权决定分配权

五、避免极端的股权架构


https://pic4.zhimg.com/80/v2-988a832f1655027884e97588f1add0c3_hd.jpg


1一股独大:最典型的是家族企业,法律只有一个股东,或者法律上体现的是两个人,但其实都是一家人。普遍认为,一股独大导致第一大股东完全支配了公司管理决策机制,形成一言堂,日常经营中容易出现非法操纵行为。

2高度分散:有许多的股东,都持有少量的股份。这种结构和第一种刚好相反,在公司经营决策的时候很难形成高效决策,经营效率较低。

3股权均分:两个创始人五五开,三个创始人各三分之一,都是经典的创业必然分裂的股权结构。

4比较理想的状态:主导者作为一个相对的大股东,在天使轮的时候要绝对控股(一般认为在60%-70%以上),后面在不断稀释中,要保持相对控股权。如果个人不行的话,一定要把团队形成一致行动人,控制投票权。